今年以來,內蒙古包頭市土右旗探索推行融合黨建工作模式,通過組織相聯、資源相加、機制相融、功能相聚,形成全覆蓋推進、全方位引領的黨建融合發展格局。
黨建引領全力以赴破難點。以提升政治功能為目的,打破隸屬限制,突破塊塊分割,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聯建共建、攻堅克難。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際,以融合黨建為紐帶,全面構建起“鄉鎮統籌、社區組織、部門出力、群眾參與”的黨建引領全周期管理模式,以社區管轄小區為單位,整合鄉鎮、社區、包聯部門、行業部門等人員力量全覆蓋組建成立“黨建融合體”,明確職責分工,緊盯重點區域、關鍵環節,下沉小區分片包干,全面開展政策宣傳引導、人員摸排管控、環境衛生消殺、物資運輸保障等工作,凝聚起群策群力、聯防聯控的紅色力量。面對疫情影響時令農產品滯銷問題,第一時間組建成立“部門商超聯動黨建聯盟”和微信群,梳理各鄉鎮、各村滯銷農產品情況,整合職能部門、商超、美團等平臺資源優勢,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。
整合資源聚精會神抓重點。堅持把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,整合項目、企業、部門和人才資源向農村集聚。溝門鎮西灣村組建成立“產業發展黨建聯合體”,探索“農+旅”融合發新模式,建成水上游樂園、千畝林果采摘基地、暢園農家院、特色小吃一條街、民俗住宿和蒙古大營等景點,相繼開展農民豐收節、“我為家鄉農產品代言”等特色文化活動,打造了集生態觀光游、康養游、民風民俗體驗等為一體的特色旅游鄉村,形成“黨支部+公司企業+村民+基地”的發展模式,帶動2萬名村民年增收3000多元。海子鄉發揮“高校賦能鄉村振興黨建聯合體”作用,利用包頭職業技術學院人才、科研、技術、服務的優勢,不斷拓寬校地合作的廣度和深度,開展服務基層活動,著力培養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。
精準發力創新思路抓亮點。以提升組織功能為重點,強化黨建工作聚合態勢和外溢效應,擴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新就業群體工作的影響力和滲透力。蘇波蓋鄉組建“基層治理黨建聯合體”,整合派出所、司法所、“民間智慧”等調解力量,嵌入村級組織成員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和網格員“日巡月訪聚民心”工作日志,有效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形成“小事不出網格、大事不出村”的基層治理格局。旗鄉兩級聯合打造“德盛苑網紅特色街區”,組織成立“網絡文藝者協會黨支部”,吸引返鄉創業團隊、直播團隊入駐,開展農特產品帶貨直播480余場,帶貨20.7萬單。以網絡文藝者協會黨支部為抓手,挖掘培育當地網紅人才,帶動家庭主婦、農民等群體1000余人就業創收,讓手機成為農業的新農具,趟出了黨建引領、電商搭臺、產業興旺、區域振興的基層基礎提升新路徑。